海外知识产权预警,请您查收!

发布时间:2025-03-04 09:14 来源: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作者: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阅读: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到全球竞争中,许多中小微企业在跨境贸易中普遍存在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人才、资金、信息等资源储备不足,防范化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企业“走出去”面临严重的知识产权风险和挑战。为全面提升企业品牌保护和知识产权合规意识,增强我县企业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及纠纷应对能力,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特发布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提醒,助力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一、存在风险

  一是商标侵权风险。注册商标的专用权是有地域性限制的,在国内注册的商标只在中国境内有效。出口注册商标商品,需要在出口目的国查询使用在出口商品上的商标是否在出口目的国已被注册,以避免商标侵权风险。必要时应通过马德里体系申请领土延伸,或向出口目的国提出商标注册申请。

  二是专利侵权风险。专利权也是有地域限制的。出口商品前应在出口目的国进行专利检索,检索出口商品是否属于出口目的国授权的专利产品或依照该国授权的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必要时应按照PCT提出专利国际申请,或向出口目的国提出专利申请。

  二、注意事项

  一是深入了解出口目标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情况。其中包括知识产权基本法律制度、知识产权侵权判断标准、司法诉讼程序、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等。

  二是分析评议出口产品是否存在侵权风险。要仔细比对出口产品是否会被出口目标国家/地区市场的有效专利所覆盖,是否会遭遇竞争对手的侵权诉讼,做到知己知彼、心中有数。

  三是分析在出口目标国家/地区是否围绕自主创新产品形成了有效的知识产权布局。若已形成有效的知识产权布局,则应准备相关证明材料,做到先布局,再出口。

  四是制定产品出口策略。通过制定产品出口策略,形成产品出口的知识产权风险控制预案,对于出口产品可能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应及早开展规避设计,或主动联系权利人进行专利许可。也可以收集竞争对手知识产权瑕疵、对方侵犯自己的知识产权或合作企业侵犯自己的知识产权的反诉材料和证据。对于涉嫌专利侵权的产品已经出口的,则应准备应诉材料,制定诉讼应对策略,积极应诉。

  三、应对措施

  一是实施商标监控。对于企业的核心商标和重要商标,企业可提前对重要的国家或地区的商标申请、初审或注册公告的状态进行针对性监控,如果发现他人使用相同或近似的商标,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处理。一旦发现商标被抢注的情况,能够结合商标的状态立即采取措施,及时阻止他人商标确权,规避后期投入更多成本处理已确权的抢注商标。

  二是加强市场监测。企业可以通过对目标国家或地区的商标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是否有他人使用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如果发现有假冒仿冒的侵权行为,便可采取相应措施处理。同时,企业可以通过对重点目标主体如生产商、经销商等进行监控调查,搜集侵权相关证据,为下一步采取法律行动、商业谈判等做好准备。

  三是提前谋划布局。在海外国家提前申请注册商标,做到“市场未动,商标先行”。申请注册商标的国家包含目前实际开展业务的国家、未来两三年计划投入的国家、产品的加工地和中转地、发达国家以及东盟、“一带一路”包含的国家、同行有商标保护的国家等,并保护到所有业务涉及的地域。全面保护可作为商标的要素,比如文字、图形、字母、数字、声音等方面,并包括业务所涉及的商品或服务。

  四是建立保护体系。企业可以建立和规范内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主要包括知识产权申请、管理、运用和保护制度,并组建专业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进行常态化知识产权风险监测,预防侵权纠纷。

  五是加强交流培训。企业要及时关注中国商务部门和知识产权部门的网站信息,了解最新的政策法规,加强与政府、行业协会、产业联盟、专业机构的沟通交流,积极参加各种海外知识产权维权培训等。

  六是积极应对纠纷。企业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时,要摆正心态,积极解决,提前委托代理律师,了解侵权情形,并立刻搜集相关材料信息,充分对自身产品和对方产品进行侵权对比分析。掌握相关证据之后,可以选择应诉或与对方协商、和解,签署和解协议,为考虑节省开支,也可以考虑集体应诉。

  七是注重证据留存。对于商标的使用要留存证据,妥善保管。如报关单、合同、发票、宣传材料等,养成日常工作中留存商标使用证据的良好习惯。规范使用商标,保持适用范围与注册范围一致,商标图样规范使用,在注册商标指定商品或服务范围内使用。关注许可合同、许可备案等细节,防止海外经销商抢注。

  八是投保分担风险。企业可以通过购买海外知识产权保险,分散企业被诉时的资金压力,如遇到诉讼纠纷时,由保险公司承担经济赔偿或相关的诉讼费用。

  九是多方寻求援助。企业自身要全面了解相关国家的法律法规、实践及具体案情,积极运用法律法规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与此同时,也可以寻求政府或行业协会帮助。知识产权保护作为我国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国家除了在政策上高度重视外,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机制也在不断的完善中,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等机构持续为企业的海外维权工作助力。从企业需求出发,积极调动政府、行业协会、专家学者等力量,为“走出去”企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着力破解知识产权跨境保护痛点难点,增强企业知识产权海外维权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